js4399金沙线路:于山共同体丨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于山片区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发展共同体开展2025年市级主题班会观摩研讨活动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5-03-28 17:04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于山片区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发展共同体在第八届思政德育课程建设一体化进程中,紧密围绕新时代新征程的教育使命,坚持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通过培育思政教育基地、打造思政特色品牌,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致力于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法治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3月25日下午,我校牵头于山共同体各协作校齐聚格物楼录播教室,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研究”为主题的德育班会观摩研讨活动。js4399金沙线路教育研究院德育中心严权纲主任及其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于山共同体各协作校分管领导、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 js4399金沙线路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叶俊哲老师,以《两岸同源家国同心》为题,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课堂上叶老师借助虚拟旅行、文化交流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台湾的文化、历史与现状,有效增强了两岸同胞的情感联结。通过展示台湾与大陆在美食、建筑、语言等方面的共通之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在同心小组分享、以物系情等环节中,叶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为两岸关系的发展贡献力量,共同构筑中国梦。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在学习过程中对宝岛台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了同学们为台湾早日回归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js4399金沙线路林慧铃老师的主题班会以《非遗为媒情牵闽疆》为题,其班会设计基于js4399金沙线路与新疆奇台一中跨越山海结对共建的背景展开。课堂伊始,学生们介绍了来自新疆奇台一中的礼物——艾德莱丝绸和“”十二木卡姆”乐器书签,随后一段精彩的舞蹈《维族姑娘》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紧接着同学们围绕如何回赠礼物展开热烈的讨论,班级同学全员积极参与。同学们共同参与了作为回赠礼物的非遗“冷凝合香”文创产品的设计,并纷纷解说各自小组设计的“冷凝合香”文创产品背后的寓意。最后,学生们聆听了新疆同学寄来的书信,并认真撰写回信。整堂课氛围活跃,不仅加深了闽疆两地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同学们心中深深扎根。
班会观摩 课堂宛如星辰落入人间的驿站,教师们以语言为锄,在时光的田野里辛勤耕耘智慧。活动期间,与会者们安静地坐在教室一角,认真观察师生的课堂活动。这一过程对于深入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领导和专家们在评课过程中,不仅对班会活动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更是怀揣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匠心。此时的课堂早已超越了教室的界限,成为托举民族未来希望的广阔天地。 交流研讨 js4399金沙线路第二中学德育处李明胜主任在评课时提到,林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格致中学学生自信、大方、活泼的精神风貌。李老师建议,考虑到高中学生思辨能力较强,课程深度可进一步提升,深入挖掘新疆与福建在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林则徐等历史人物的相关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主题班会的思想深度。 js4399金沙线路德育处江成强主任认为,两节课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展开,富有时代感,且切入点独具特色。叶老师以两岸同源为主线,林老师聚焦非遗文化,均采用情境化、体验式教学方法,成功实现了价值引领。两堂课都十分注重情感唤醒,将思政教育与核心素养有机融合,育人成效显著。同时建议进一步深化课堂互动,拓展数字化育人空间,例如搭建云端非遗工坊情境,打破地理限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总体而言,这两堂课凝聚了老师们的心血,值得充分肯定。 js4399金沙线路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叶艳副校长表示,此次观摩主题班会课让听课老师们收获满满。这两节课优点突出:一是引导方式巧妙,借助生动的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多元文化包容的意义;二是学生参与互动的质量高,在积极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三是跨学科融合效果好,主题班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亮点频出。当然,班会活动也存在一些可改进的地方,若能融入信息技术、AI技术,比如借助相关技术实现现场互动,将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让知识讲解更加生动出彩。 js4399金沙线路教育研究院德育中心严权纲主任指出,此次同题异构教研活动意义重大,有助于教师们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二附小叶俊哲老师的课思路清晰,紧紧围绕核心内容展开,关注多方面知识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格致中学林慧铃老师的主题班会课借助非遗文化成功拉近了福建与新疆两地的距离,教学成效显著。严主任强调,教研活动的核心目的是为教师搭建思考的平台,课堂教学应致力于构建帮助学生思考的框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备课环节中需着重强化主题阐释的深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例,其不仅承载着凝心聚力的思想基石作用,更蕴含着构筑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意,值得教师在班会课设计中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内涵挖掘与价值解码。在优化课程时,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侧重于归纳分析,高中阶段的课程则要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内容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他还提议,后续可围绕这一主题继续开展备课讨论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此次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思政德育一体化实践,标志着于山共同体在思政德育一体化建设方面迈入了新的阶段。未来,于山共同体将持续完善“学段联通、校内外互通、学思用贯通”的大思政格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供稿:陈子仁 摄影:林 东 编辑:高雁情 校对:德育处 审核:刘佳秋
|
|